QRコード
QRCODE
※カテゴリー別のRSSです
アクセスカウンタ
読者登録
メールアドレスを入力して登録する事で、このブログの新着エントリーをメールでお届けいたします。解除は→こちら
現在の読者数 0人
プロフィール
nicholebarnett
nicholebarnett
オーナーへメッセージ

  

Posted by at

2015年05月21日

對故鄉的那份情,那份不捨得愛



回到故鄉,未及抖落一身風塵,便貪婪地大口呼吸起彌漫著泥土芬芳的氣息,遍佈全身的是一種異樣的清新。

環顧四周,熟悉的院落,熟悉的街道,熟悉的鄉間小路,依然是青磚瓦房,依然是草垛泥牆,依然是融進兒時歡歌笑語的打麥場。只是四野失去了夢中的場景,那褪了色的唯美畫面,被眼前傲然挺立的顆顆白楊替代,真正回應了黨中央“少生孩子多種樹”的號召,目光所及之處,棵棵白楊迎風傲霜,樹影斑駁,樹葉婆娑,哨兵般挺立於村口、路邊、地頭、田間,但凡空閒之處,便少不了它的身影,一排排,一行行,在為季節站好最後一班崗。

放眼四野,不再是一望無際的蕭瑟和肅殺,近年鄉下的農副業風生水起,田野遍佈果樹、銀花和枸杞,初冬的田野,仍顯得濃濃鬱鬱。遠遠望去,若忽略植株的高低,很難辨清哪是銀花,哪是枸杞。待到近處,串串火紅的枸杞子,若隱若現於枝葉間,恰似欲說還羞的女子,猶抱琵琶半遮面,叫人好生喜歡。

清晨的村口,在今天這個日子裏,顯得格外親切,淳厚熟稔的鄉音不時飄蕩在耳邊:“誰家閨女過廟會看娘來啦!”“這姊妹倆啥時候回來的!”我和姐姐忙不迭地一一應答,不管是熟知的老人,還是未曾謀面的晚輩,一個個笑臉上洋溢的不只是客套,更多的則是待客的熱切與真誠。就連那位被鄉人戲弄多年的“文瘋”,也對我們姐倆笑臉相迎,以他響徹村裏多年嘹亮的“歌聲”,闡釋著鄉鄰不老的熱情。

一位八旬老人,從我記事那時就被醫生判了死刑,但術後的三十多年,老人依然矍鑠地活躍在村野。在村口,在楊樹密集的溝渠裏,用鐵鍬掘著對美好生活的希冀,用自己的身體證明了醫學的局限,只是因了這片熱土,因了這份生命的不屈,也濃郁了一份淳樸的鄉情。

不回老屋,親情難續。父親依然堅守在他自封的小“別墅”裏,院落被清掃得乾乾淨淨,院子正中的圓形噴水池僅成就了他一時的創意,現今孤寂地停留在最初的臆想裏。院子東南角一溜磚砌的露天棚子也落寞地矗立在那裏,書寫著老父曾經的豐功偉績。往日的魚塘藕池,如今成了玉米的棲息地,我和姐姐對視的眼神,了然了我們這多年的默契,只要老人高興,一切的一切,都隨他所意。

母親躲在牆角向我們招手示意,我很清楚:對父親所謂的不滿,僅限於見到我們的那一刻,絮絮叨叨的背後,續寫了兒時被小鳥圍繞的愜意。昨晚母親放聲高歌的熱情,依然寫在眼角,密密的皺紋中洋溢著幾多滿足和得意?兒女繞膝,歸享天倫的美譽時時被鄉鄰提起,母親心頭那朵鮮花綻放得盡致淋漓。

一年不多幾次的歸鄉,不足以續寫我內心深處對故園的情和愛,我甚至嫉妒姐姐能經常圍繞在父母身邊,能在下班後吃到父母可口的飯菜,能在委屈或疲憊後獲取來自至親的寬慰。

我的鄉情我的愛,時時敲打著一個遊子不老的情懷,時時催促著我歸鄉的腳步,釋放那份久縈心懷的戀家情結,也免除了那種遺憾——子欲養而親不待!  


Posted by nicholebarnett at 16:42Comments(0)康泰旅行社